- ·上一篇文章:筆墨心象•軍旅藝術家李項鴻畫展將亮相吳昌碩紀念館
- ·下一篇文章:文脈與精神——中國畫邀請展
觀心集—劉震水墨作品展

展覽海報

展覽海報

邀請函
展覽主題:觀心集——劉震水墨作品展
展覽時間:2016年1月9日——1月18日
開幕時間:2016年1月9日下午三點
展覽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二區18-6號峰觀堂美術館

劉震
藝術家簡介
劉震,畫家,1980年出生于山東省萊蕪市,2004年畢業于山東藝術學院,師從崔丕桓、孫運久等先生。拜著名山水畫家張寶珠先生為師,F為山東泰山國畫院高級畫師

劉震作品
方寸間的蒼澀
文/崔雪濤
劉震兄是我遇到的在傳統山水領域極其用功的優秀的中國畫選手,說其用功,在於他對於筆墨本位的理解,他在他創作的擬古山水作品當中,非常強調筆墨本身的味道,專注於書寫性在畫中的結合,無論是用筆的勾、皴、擦、點、染,還是一幅畫本身所屬的意境,都在他交相輝映的筆色渲染下恰如其分地如其本身所示。
他的線條在畫面上很有質感,表現出遲澀入紙的蒼勁力道,這種感覺還很自然,不做作,發自內心,很是難得。在畫面處理上很注重氣息的溫潤以及用筆用墨的節奏感,中國山水畫創作很重視氣韻生動一說,讓人感覺山水一派勃勃生機或蕭散淡然,於冥冥中道出畫者在面對這片山這片水這顆樹(好似面對一個人一樣)這種「此在感」的生命體驗,體會山水這個「人」的音容笑貌,並把其體勢反射在宣紙上。那雲煙繚繞的深處也許也就是畫者的心門,在有限的咫尺方寸之間創造出心境的品性來。我很期待劉震兄接下來更多的創作,每一次都會有入味的純度和醇度,獨立於曠遠的山水之間釋放那些屬於自己的浩然之氣。接下來,北京也即將迎來劉震兄的首次個人展覽,相信此時此刻都是在萬般忙碌的創作精美的展覽作品,我們也有理由期待青年畫家劉震給我們再次帶來一次視覺上和心靈上別樣的山水感受。(崔雪濤于津城 )

劉震作品

劉震作品
意與古會
文/畢波
文刀劉,地震的震。劉震是我的高中同學,大學同學,亦是好兄弟。為人平和,力求上進,在藝術上追求高品味,文人情懷。
起初劉震兄對色彩比較敏感,可謂“好色”之徒,畫了多年油畫,其色彩的表現力刺激奔放,能走奪人眼球的視覺效果,加之對攝影的愛好,其作品都還有夢幻般的效果,畫里風景總讓人身臨其境。
近些年來,劉震兄在水墨山水畫上用了大量時間研習臨摹。他又重新認識古人對生活的體驗,對藝術的認識,對社會的體悟,乃至對筆墨表現力的追求。于是,他告訴我,他下了決心追古---只為任性的體驗。
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畢其一生精力也未可窺見一斑,所以這就對傳統學習走了選擇性,有了針對性。劉震兄調動所學知識,加上其聰明的性格,他選擇了對古人筆墨的學習和體驗。山水畫直追宋元。一山一石,一草一木,出手便是倪高士,黃公望。用筆松動自然,線條纖細但韌性十足,這便是中國人說的四兩搏千斤的道理。細微處,小草,樹紋都畫的自然生動。在造境上,遠近,高深,氤氳,點線,墨團,等等這些元素運用起來恰到好處,總能營造出可游可居的山水境界。在畫面整體布局上,他多運用西方繪畫的構成要素,使畫面分割得體。
西畫的基礎,對中國傳統本體文化的交融,劉震兄正在努力去做一件大事,行里人就明白了,知道他想干什么。然而,事成者,總會受到各種各樣的的折磨,自己的,他人的,甚至社會的。正是這樣的時代,這樣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英雄。我們都不忘初心,共同成長,共同進步。與劉兄共勉。
時間倉促,文字欠斟酌,請劉兄見諒。
(甲午歲末 畢波于聽風山房)
相關作品








責任編輯:麥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