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藝術的用處》獵天藝術館簽約藝術家第二回聯合展
- ·下一篇文章:國風歸來——周韶華藝術作品展
無主之城--安德烈·基耶西(Andrea Chiesi)個人作品展

海報
無主之城
開幕: 2015年9月19日 周六 15:00
展期:2015.9.19——2015.10.19
藝術家:Andrea Chiesi
策展人:邵康春子
地點:在3畫廊 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798藝術區797路10號院內 ·在3畫廊
安德烈·基耶西
出生:1966年11月6日
現生活和工作于圣潘克拉齊奧。
獲獎:
2012 哥譚獎, 紐約意大利文化中心
2008 特納獎,羅馬
2004 開羅五世圖書獎,米蘭
1998 38屆蘇扎拉獎,蘇扎拉
個展(精選)
2015 “上帝之城” 在3畫廊,北京,中國(策展:邵康春子)
2014 “19幅畫-19行詩” 紐約意大利文化中心,紐約,美國(詩:喬治·卡薩里)
2012 “消亡” 帕格里公爵宮,薩索洛(策展:馬里奧·貝爾托尼)
2011 “永動機” X-LAB,柏林,德國(策展:保拉·威爾第 & 羅桑拉·莫拉托)
“我 深思”Guidi&Schoen 畫廊 熱那亞.科尼島,Artesucarte,摩德納(策展:弗蘭克·范內利)
2009 “超越時間” 諾拉海姆美術館,紐約,美國(策展:加布里爾·薩森)
“集體記憶” D406美術館,摩德納(策展:馬里奧·貝爾托尼)
“影子頌歌” 奧托畫廊,博洛尼亞(策展:弗蘭克·法內利)
2008 “Kryptoi” 科索威尼齊奧托畫廊,米蘭(策展:嘉尼·羅馬諾)
2007 “卡利年代” Guidi &Schoen畫廊,熱那亞(策展:莫里茲奧·亞卡路加)
2005 “ 黑” 科索威尼齊奧托畫廊,米蘭(策展:盧卡比阿特雷斯)
2004 “目標/遠方” 法布里卡基金會,羅卡諾,瑞士
“家”奧托畫廊,博洛尼亞(策展:盧卡·比阿特雷斯&西蒙娜·芬奇)
“最終理想”Lipanjepuntin畫廊,特里雅斯特(策展:盧卡·比阿特雷斯&費爾南多·卡斯特羅·弗洛雷茲&薩拉·科蘇里克·卡納萊托)
2002 “S.P.K.” Luciano Inga-Pin畫廊,米蘭
“第二代” 圣瑪格麗特宮,西維克畫廊,摩德納(策展:阿爾伯托·菲茲)
2001 “火神” Lipanjepuntin畫廊,特里雅斯特;
“8個藝術家,8個評論,8個房間” 玫瑰別墅,現代畫廊,博洛尼亞(策展:瓦萊里亞·特西納里)
2000 “以書的形式” 路易吉波勒提圖書館,摩德納(策展:盧卡·比阿特雷斯&卡羅·阿爾伯托·布慈)
“G.R.U.” Maurizio Corrain畫廊,曼圖阿(策展:盧卡·比阿特雷斯)
1999 “開放空間” 現代畫廊,博洛尼亞(策展:盧卡·比阿特雷斯)
1998 “約翰的末日” 圣彼得修道院,雷吉歐·艾米麗亞(策展:盧卡·比阿特雷斯,瓦雷里·奧德霍&吉奧范尼林·多費雷迪)
“沒有眼淚” 賽吉奧·托斯畫廊,普拉托(策展:嘉安盧卡·莫里納利)
“安德烈·基耶西” 尼歇爾,西布魯克,德國
1997 “接觸我” ES畫廊,都靈(策展:盧卡·比阿特雷斯&吉奧范尼林·多費雷迪)
1995 “筆記本” 羅桑納菲利畫廊,摩德納(策展:馬里奧·奎薩達)
深淵回眸
——安德烈·基耶西(Andrea Chiesi)個人作品展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夢想的城市,它或許是你熟悉的地方,或許由你喜歡的路線架構而成。因此,現實中同一座城市在千萬雙眼晴中可以呈現出萬千種模樣。但是,總有一座城是那般的遙遠好似夢境,人們對它寄予了不同的愿景。你悄悄地一個回眸,它親切而又生澀,顯現在你我內心的深處。
安德烈·基耶西(Andrea Chiesi )筆下的城市,是他的眼中的城市,更是他心中的城市。駐足在他的作品前,滿眼都是昏暗的窗欞、陽光充沛的庭院和殘破的樓宇、伴著機械的轟鳴而顯得更加安靜的廠房、漫無目的的流浪者和云游四方的旅行者走過的軌道……
這次展覽的主題是城市在飛速變化中,城市的景觀不斷地被人類所改變。這樣的變化悄然訴說著一種逝去的黑色浪漫:你正在尋找的地方或許已然消失不見。就像在開啟了新世紀的未來主義的電影中,主人公毅然決然地按下了某個按鈕,而基耶西引領我們駐足于人類歷史長河的彼岸回首。
基耶西奉獻給我們基督臨世后第三個千年的時代,一個異族人類居住的空盒子和每一次遺失記憶的復蘇。他用激烈而尖銳的黑白交響,使我們扎進優雅的架構,墜入昏暗飄零的舞蹈中。一切都在天藍色的深邃中沉默,如同被冰雪覆蓋的寒冬。他的闡釋擺脫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定,將城市冰封在了一個遙遠的維度,但卻又如此接近自我世界中的某個不可知的地方。那是一個與現實世界并行的宇宙,在那兒所有的靈魂都得以休憩,沉默地走向內心。在暴風雨來臨的前夜,一切在純潔而寧靜的空氣和幽暗、神秘、漆黑的天空中慢慢升騰。好一片黑色!
欣賞一幅黑白照片的秘訣可能是欣賞它的灰度階梯,而欣賞基耶西的畫作需要欣賞的是作品黑色調的遞進。你需要通過最幽暗的內心深處去體會他的一筆一劃,你需要從靈魂內部解開致密交錯的符號和線條而避免深陷其中。誠如尼采在《善惡的彼岸》中所言:“當你在凝望深淵時,深淵也在凝望著你”。
基耶西好似是第三個千年的皮拉奈奇( 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他一道道細致入微地刻畫現代社會廢墟的線條,就像是一根根小提琴的琴弦,筆直、光潔、充滿張力;他邀請大家停留在一個時光暫停的空間中觀賞演出,在此你會獲得重新審視現實的內心的寂靜。這份寂靜留出了無限的思考空間,你或許可以想到自我與人類、白天與黑夜、城市與自然,現實與夢想,還有摧殘乃至毀滅的無奈反射著創建者璀璨的榮光。此刻,你正順著對比強烈、陰影潔凈的燈光直線,深淵回眸。
邵康春子博士
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
作品欣賞(一)

作品欣賞(二)

作品欣賞(三)

作品欣賞(四)

作品欣賞(五)

作品欣賞(六)

作品欣賞(七)

作品欣賞(八)

責任編輯:麥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