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  |  用戶注冊
首 頁藝術新聞文獻交流藝術家展覽展會視頻中心潤例行情專題報道藝購中心
當前位置:中國中國藝術品理財網展覽展會展覽訊息

后土先風——2015河南省青年陶藝家作品聯展

減小字體 增大字體 作者:佚名  來源:西北翰墨網  發布時間:2015-05-15 10:46:41

海報

【展覽主題】

后土先風——2015河南省青年陶藝家作品聯展

【開幕時間】

2015年5月23日(周六)10:00

【展期】

2015年5月23日——6月16日9:00—18:00

【地點】

河南陶瓷館:鄭州市·鄭東新區商務東三街天下收藏文化街南區南門

【策展人】

李玄同

【藝術家】

霍筱劍黃珂李政李紅斌劉紅生劉光甫宋賓陳瑤王萌胡志峰楊志

【主辦單位】

河南省陶瓷玻璃行業管理協會 河南陶瓷館

【協辦單位】

雅昌藝術網河南站

從照見走向文化自覺

一切藝術的境界,可以說不外是寫實、傳神、造境,是從自然的撫摩,生命的傳達,到意境的創造。然而,陶瓷藝術長久以來被納入手工藝領域,被重道輕器的器用觀所束縛,使諸多陶藝者的藝術理念,多停留在傳統的“創作”上,而非“觀念”上。長期存在的先在設定,認為陶瓷器是日常用品,承載實用功用,從本質上是非審美的。故而,年輕陶藝家對陶藝的摸索與思考,也被認為是停留在“陶塑”的范疇內,是將作品的體量放大,是融入了當代雕塑的各種手法,或者是借用“裝置”的語言等模式所生成的“塑形”。甚至,超越了具體實用,脫離“器”的具體限定的當代陶藝,更被認為是與“陶瓷器”所談論的范疇相背。在這里,我們需要清醒的認識到,中國現代陶藝源起之后,其價值核心是精神性和審美性。對超越單純物用、具有一定審美傾向的精神品質的追求也并非今朝才有。古代青瓷對人文的、精神性的“玉”品質窮追不舍,便賦予中國古典陶藝以不可低估或忽視的“現代性”。古代燒造傳統的這種“現代性”因素,內在促進了中國現代陶藝的崛起,促使其快速走出實用美術的有限價值視野。

審美既是人的一項情感活動也是一項心智活動,存有極強的虛擬性,在虛擬的過程中追求“真”的表達。在中國當代陶藝中,目前存在著三種審美取向,第一取向是繪畫性;第二取向是突顯瓷釉本體的審美特征;第三取向是瓷作為藝術創作的一種媒介,使之脫離固有的實用器物的概念而進入當代藝術領域。這次展覽所陳列的作品,從藝術價值層面來說,三種審美取向都有所體現,既有表現釉色的紛華燦爛,也有輕裝簡從,直接把握物的造型輪廓;從現實意義上來說,是向社會、向群眾作的一個陶瓷藝術的匯報,也為陶瓷界人士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機會。

曾孕育了古老仰韶文明的黃河流域,在當代,也滋養出了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青年陶藝家。這些年輕的陶藝家們,眼、手、心與造物之間展開對話與交流,物象在此啟示它的真形,同時,他們自身也在此流露不同的手法與個性。他們不存于物,不存于心,通過對點、線、面、體的把握,或勻整,或流動,或回環,或曲折,來表達萬物的體積、形態與生命;更能憑借點、線、面、體的節奏、速度、剛柔、明暗寫出心靈的情境。從“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到“埏埴以為器”,中國的陶瓷藝術始終在與天地的對話中和諧而生。進入二十一世紀,現代陶藝的理念,不要局限于架上藝術,而要擴展到整個生活空間去,致力于藝術生活化,與生活藝術化,用中國的文化底蘊支撐起當代陶藝,并肩負起厚重的文化繁榮的使命。

此外,所展各件作品都能表現創作者觀察敏銳、感于生活,清新之氣,撲人眉宇,覽者自知,茲不一一分析。寫此短論,聊當介紹。

是為序。

霍筱劍 田園牧歌

黃珂 蓮花佛

李政 有話要說

李紅斌 惜

[1] [2]  下一頁

本站上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不代表中國中國藝術品理財網的立場,也不代表中國中國藝術品理財網的價值判斷。
關于本站 | 網站幫助 | 廣告合作 | 下載聲明 | 友情連接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2015中國中國藝術品理財網 國際藝術文獻譯換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域名:www.artmmm.net www.artmmm.cn www.mwepq.net 地址:北京市宣武區琉璃廠東街仁和古玩城郵編:100050
電話:010-52830979 010-52830576 郵箱:artmmm@126.com NO.1@artmmm.com.cn QQ:859310482
信息產業部備案:京ICP備13029211號

頁面執行時間:515,968.80000 毫秒